•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旧版
  • EN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珠江路小学开展科普知识宣讲志愿服务活动

时间:2020-12-21
阅读:

为发挥专业特色,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2月18日,学院本科学生第三支部十余名党员志愿者赴青岛西海岸新区珠江路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进校园”科普知识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学院分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张英华,支部书记高艺轩、宣传委员薛腾飞一同参与本次活动。

此次宣讲面对的是珠江路小学全体六年级学生近200人,他们整齐有序的进入阶梯教室,好奇的看着志愿者们手里的智能车和飞行器,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王震从大家熟悉的遥控赛车引入主题,让学生在感受到乐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我思考。他分成五个小部分给大家讲解了智能车的基本构造、原理等问题并演示了相应的运行视频,同时与大家讨论了有关于智能车的未来研发方向以及智能车的实际应用等相关问题。在此期间,王震同学给大家实地演示了智能车的运行,学生们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欢快的气氛中与学生们积极互动并进行了有奖问答,帮助大家解答心中的疑惑,学生们回答踊跃,在学习科技创新相关知识的同时,引领大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不断的超越自己。

梁硕文就飞行器的基本构造、各部分的作用、当下以及未来的应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首先以有奖竞猜的形式进行导入了飞行器这个话题,她在屏幕上展示了四个不同形态的马达。接着,她展示了飞行器的整体构造,逐一介绍了飞行器的各个部分,并描述了它们的作用和原理。在提问飞行器的用途时,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同学提出了无人机航拍,有同学提出了无人机救火,还有同学提出了无人机军事作战,无人机载人……

刘希信为大家讲解了飞行器(无人机)的基础知识,解释了无人机上各种模块的功能,他将无人机的主控板比喻成“大脑”,它是作为无人机大脑的存在,向无人机发送各种指令,使无人机完成各种操作,通俗易懂。还有无人机的体感模块陀螺仪,它告诉无人机自己此时的状态,然后反馈给大脑让大脑对其自身进行调整,还有无人机的“眼睛”——光流和激光测距/超声波,能清晰的告诉飞机自己所处的状态和周围环境的的变化,使无人机清楚自己是否在移动,在讲解过程中,有同学积极提出问题:“两个激光测距同时工作,它们的光斑会不会让彼此产生误判?”刘希信解释道:“在使用中为了避免误判,会采用分时工作或分频工作,这样一般也不会互相干扰。”

支部之前曾走进西海岸新区海军小学、黄浦江路小学和筑柏青少年智能机器人培训中心,依托学校党日活动重点立项,通过实际行动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党支部。志愿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向党员志愿者们表示感谢,同时邀请志愿者们以后常来为他们宣讲。通过此次科普宣讲活动,志愿者们提升了自己的志愿服务能力,了解了当代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水平,为以后的志愿服务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此次科普宣讲活动是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一次有益实践,后期支部会进一步深入到其他小学、初中,大手拉小手,让科普知识走进更多的校园。(撰稿:颜佳琪、高艺轩;审核:曲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