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旧版
  • EN

发挥文化育人载体作用,营造良好文化育人氛围

时间:2019-10-25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要论述,结合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十大工程”中实施大学文化培育工程的要求及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在信控大楼的文化氛围营造上大力搭建文化育人载体,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党建引领,典型示范、科技竞赛、学科发展、专业教育、传统文化等积极营造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

信控大楼作为新校区目前第一栋单独划归学院使用的大楼,是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办公、实验教学以及学术研究等的主要场所。为增强学院文化氛围,发挥信控大楼文化育人功效,学院以党建为引领,从文化建设入口,大力营造特色信控文化。设计了党建引领、坚定信念主题;院情院史、学院标识主题;榜样标杆、典型示范主题;科技竞赛、成果展示主题;学科发展、专业教育主题;名人警句、传统文化主题,鼎新书院、公寓文化主题。营造一种处处是文化,时时见文化,人人有文化的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宣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使学生在思想、学业,特别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得到提升。

党建引领坚定信念,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更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民众的优良品格。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不竭动力。学院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结合学校第三次代表大会中提出 “十大工程”之一的“实施党建与思想引领工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学院对信控大楼步梯及二层进行红色文化氛围建设,步梯上展出了党的发展历程史,从中共一大到现在的中共十九大,系统的阐释了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历史事件及其对过去、现在、未来的影响,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越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二层电梯出口正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梦”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醒目壮观;走廊上布置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海报、荣誉墙及以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为主要内容的展板,二层还新建了党建活动室,购买了党建图书,悬挂了党建制度等,让红色文化直抵学院师生的心中。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发挥好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的力量,让学院师生从红色党建文化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也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动力。学院通过红色文化的育人实践,发挥红色文化育人育心、铸魂固本的功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建设者和接班人。

 

情院史,院徽院训,增强爱院荣院意识

学院2018年初成立,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急需通过师生共同认可的标识与学院精神达到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到暑期期间,学院原来分布在其它校区和其它建筑内的实验室、教研室、行政办公、资料室、研究生工作室及研究团队等陆续搬入信控大楼,经过资源的整合,合并成立一年多的学院终于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集实验、科研、行政办公于一体的信控大楼。

大楼正门上方的LED显示屏,一侧的学院牌匾大气、醒目,体现学院特色的名称、院徽等标识布置在一楼大厅正中,16块全面反映学院情况的展板材料布置在两旁,展现出学院悠久的历史、炙手可热的学科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现代化的实验中心及不胜枚举的科技创新获奖作品。全院师生增强了爱院荣院意识,对学院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决心,让师生切实感受到学院历史的厚重感以及身为其中一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学院的院训正在征集中,近期学院将召开院徽院训启用发布会,院徽和院训的确立能够进一步增强学院师生的归属感、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激励师生为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氛围,弘扬科技创新实践精神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工作的重要载体。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注重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多年来学院根据专业特色,依托实验中心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各类学科竞赛真正实现“以做促学、以赛励学”。学院屡次在全国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佳绩,暑假期间,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再次斩获国家一等奖;特别是在今年八月底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荣获5个国家一等奖,4个国家二等奖,取得了综合成绩山东省第一名、全国第七名的历史最好成绩。

为更好的发挥学院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承作用,将科技创新与文化育人紧密结合,打造科技文化育人氛围,学院依托信控大楼三四层公共空间,将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获奖情况进行展览,其中包括2019年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双立项名单、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名单、2018年和2019年科技创新竞赛获奖名单、2019年学生科技创新标兵等,创造科技文化育人氛围,真正引领学生的科技创新观念,发掘学生的科技创新潜力,为学校“十大工程”之一的“实施科技创新标杆工程”助力!形成了全院师生人人重视创新,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榜样标杆,典型示范树立创先争优意识

学院的发展离不开学院师生的辛勤付出。近年来,学院教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涌现出一批先进教师典型。为了树立标杆,宣传先进,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学院在信控大楼一层大厅两侧对学院师德师风先优和考研优秀及科技创新标兵的事迹材料进行展示。为人师,为人母,天下兴亡,我有责任的“最美教师”张冬梅;科技引领学院和学生创新发展的山东省科技副职工作先进个人赵景波;感动理工提名奖的实验中心团队;考取名牌高校、获得国家级竞赛奖的优秀学生标兵等等。他们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勤奋努力,刻苦钻研的事迹感染着全院师生。电梯内和各楼层电梯井门厅处还有高校教师“红七条”、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以及“四有好老师”标准等,这些警示和要求也时刻提醒学院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

通过先进典型事迹材料展示,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这些存在于师生身边的、激励他们奋进的学习榜样,激励全院师生以先进榜样为标杆,见贤思齐,创先争优,勤奋上进。

 

学科发展,专业介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全面的介绍学院所属学科及专业的发展历史,畅想未来的学科发展趋势,学院在信控大楼六七八层制作了计算机学科、控制理论学科和通信电子学科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板。在一楼大厅制作了学院九个专业的详细介绍,通过对每个学科详细的发展历史介绍,可以让学生们对所学学科的悠久历史有详细的了解,追溯学科的起源,激发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兴趣,树立为学科和专业发展做贡献的坚强决心。计算机学科、控制学科和通信学科目前皆为社会热门学科,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院不断加强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从而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

 

名人警句,励志格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名言警句、励志格言是人生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对他人和后世的告诫,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信控大楼文化氛围建设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在各层走廊公共部位进行张贴展示,勉励全院师生以德修身,涵养心灵,提升心灵境界,塑造君子人格。信控大学文化载体建设,通过显性和隐形传统文化氛围营造,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达到育人效果,使学生在思想、学业,特别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得到提升。

 

“四”公寓,贴近学生,推进思政工作进公寓

书院是我国学术和教育的重要历史遗产,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体新时代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使学院思政工作进公寓,打通最后一公里,学院探索“书院式公寓管理模式”,加强“鼎新书院”、“党建活动室”、“阳光家园”心理工作站、信控—致新工场等公寓活动室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努力打造“四进”公寓管理服务品牌。即辅导员办公室建在公寓,发挥知情、关心、引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书屋”建在公寓,搭建学生阅读、学习、交流、培养平台;党建活动室建在公寓,发挥基层阵地作用、打造党建新阵地;“心理辅导和党员结对帮扶站”建在公寓,促进学生结对帮扶、共同进步。学院还积极开拓新媒体工作平台,重点打造“QUT魅力信控”、智慧团建和易班工作站,完善线上线下育人工作体系。

为充分发挥书院育人的作用,公寓活动室实行学生自我管理,内部设置了学习桌椅和休闲区域,活动室内展示了学校及学院发展过程中的老照片,购置了学生喜欢的书籍,既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也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交流和学术研讨平台。公寓活动室充分发挥学院专业教师与学生工作干部的积极引导作用,为同学们营造了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扩展了学院思政工作阵地,加强了学院学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学院将结合学校“十大工程”之“实施大学文化培育工程”,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要求,以党建为引领,从文化建设为入口,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过程中,积极营造文化育人氛围,大力打造文化建设品牌,不断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努力培养出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撰稿:高艺轩;摄影:刘田、贾戈;审核:董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