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开展“弘扬劳动精神,践行青年担当”劳动教育系列活动,通过一次社区实践、一场宿舍评比、一堂视频党课的形式,构建“课堂+实践+社区”的立体化劳动育人模式,引导青年学子弘扬劳动精神、践行青春担当。

4月30日,学院本科学生第一党支部、第七党支部走进罗浮山路社区开展卫生清理和智慧社区调研工作,并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慰问一线劳动者。活动中,大家各司其职对路边及草丛的垃圾进行清扫,每个同学负责一定的区域,使社区内露天环境里的垃圾彻底被清除,实现了劳动教育从课堂到户外实践基地的延伸。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为一线劳动者送去关怀和祝福,表达了青年学子对最美劳动者的敬意。此外,学生们还与社区工作人员、居民进行实地访谈,调研智慧社区建设情况,并对智慧社区建设提出合理建议,充分发挥信息类、计算机类学生专业优势,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为把学生公寓打造成劳动教育、文化浸润与行为养成的实践场域,学院于4月18日至4月30日举办的“劳筑馨居”一站式社区爱国卫生评比活动落下帷幕,活动覆盖全院近500间宿舍、3000名个人,评选出60个“最美书桌”和30间“最美宿舍”,将劳动教育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能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实践育人阵地。

学院组织学生骨干集中观看了由中宣部宣教局制作的公益微视频《工匠精神》《劳动的力量》《劳动者的双手》《微光星海》。此次活动旨在激发青年学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热情,鼓励他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勇担使命、锐意进取。观看结束后,自动244班学生孔晓涵表示:“这些微视频让我们深受触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要传承劳模精神、五四精神,更要在专业学习中精益求精,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用勤劳的双手和创新的思维,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篇章。”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创新劳动教育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校内外劳动资源,丰富劳动育人教育阵地,构建劳动育人长效机制,将家国情怀教育和专业素养教育融入劳动教育中,推动实践育人走深走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人贡献信控力量。(撰稿:梁明、苑晓坤、廉红伟;审核: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