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旧版
  • EN

校地携手共绘振兴蓝图: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新一青年”团队在济宁泗水开展支教助农实践

时间:2025-07-30
阅读: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邢家庄,又一次住进杜书记家里,再一次见到去年的小朋友,可太亲切了!”新一青年支教团团长杜昕源说道,“为了做好今年的支教工作,我们支教团队提前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以‘十天十城十特色’为主线,结合所学专业筹备了科技与文化交融的沉浸式课堂。”

7月13日至25日,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点亮星空 益童成长”新一青年支教团和“新一青年赴泗水”乡村振兴实践团的10名学子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泗张镇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支教和社会实践活动。在Scratch编程课上,孩子们用代码创造动画;泥塑古塔让历史活现眼前;书法与漆扇制作让非遗触手可及。10天里,60余名乡村儿童从点亮“星空”的欢呼到展现非遗的漆扇,知识的种子已悄然播撒。新一青年支教团依托“假期沉浸式支教+日常线上陪伴+资源持续输送”的协同机制,不仅为当地孩童带去了前沿课程,还搭建起校地联动的教育桥梁,实现了从短期支教到长效帮扶的跨越。

团队一方面依托专业优势,结合乡村儿童需求,以“地域文化导入—学科知识融合—实践体验升华”模式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另一方面聚焦泗水县邢家庄金银花产业,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在泗水县邢家庄村杜中元书记的引领下,“新一青年赴泗水”实践团实地调研了当地金银花产业。该村依托“北花一号”花期长、产量高的优势,形成规模化种植,年产量可观。然而正如杜书记所言:“咱这金银花产量虽高,却大多以原材料形式出售,就像捧着‘金疙瘩’却没找到打开宝库的钥匙。”目前产业链不完整,产品附加值未能有效释放。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梳理出9项全国金银花二、三产业成功案例,从中精选出适合当地发展的典型案例,为延伸产业链提供新思路;并为邢家庄村的金银花打造专属品牌,多维度构思,彰显金银花“金蕊银瓣、药食同源”的独特价值。后续将重点推动产业融合,打造手作体验区,开发香囊制作、花茶调配等互动项目,助力金银花成为邢家庄的“金色名片”。

为搭建长期社会实践平台,学院团委与邢家庄村签订了社会实践育人基地协议,并举行挂牌仪式。这一基地的建立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实践平台,更通过校地资源优势互补,为邢家庄的教育发展和产业振兴注入了可持续的智力支持。(撰稿人:孙海英、苑晓坤;审核人: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