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引导青年学子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7月28日,青岛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忠魂·青春寻访”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省海阳市地雷战纪念馆开展调研实践,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记录着党的光辉历史,蕴含着党的初心和使命。在展厅内,“全国民兵英雄”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等的英雄事迹谱写开来,似乎与民族英雄并肩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深刻感受到海阳民族英雄“不怕,我是党员”的信仰。讲解员带领实践队成员们了解各种各样的地雷,“脚踏雷”“绊雷”“子母雷”“真假子母雷”等,出神入化的新战法炸得敌人寸步难行,也体会到海阳人民的智慧与团结。


一幅幅珍贵的革命照片、一件件斑驳的历史实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大家重温了海阳大地上那场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也深刻感受到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了革命、真理和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奉献一生的革命情怀。

除了现场看、听和体验,为让红色革命精神“入心”“入脑”,实践团成员围绕红色党史及地雷的种类和原理等内容进行现场解说,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地雷战党性教育基地的认识。队员们还对博物馆工作人员、前来参观的市民进行了访谈,并发放调查问卷。一位老党员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讲述了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他的话语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在民众心中的深厚根基。共同拍摄制作了《雷火记忆》纪实短片,让更多青年了解这段红色历史。

"地雷战不仅是战术创新,更是人民战争的生动体现。"团队成员姜忠兴在实践日志中写道。通过实地探访,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因地制宜的创新智慧、军民团结的奋斗精神,对新时代青年破解发展难题具有重要启示。
“当年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如今已经鲜花朵朵、绿树成荫,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更要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经受灵魂洗礼的同时,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得到了升华。”实践结束后,这些00后的新时代大学生们纷纷发出感叹,他们表示,要带着“红色精神”返回校园,在各自专业领域更加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撰稿:姜忠泰、姜忠兴;审核: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