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旧版
  • EN

精准家访赋能,家校合力育人

时间:2023-07-29
阅读:

“学校领导、老师顶着烈日,奔波这么远来家访,太暖心了,谢谢老师!”家访返程途中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辅导员张丽收到了学生发来的微信感谢。

为促进家校双方互通信息、建立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全方位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近日,青岛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曲良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张英华带领学院辅导员、班主任深入走进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惑、职业发展有困难的学生家中,反馈学生学情,了解家庭状况,倾听家长心声,联结家长与学校的感情纽带,形成协同育人共识。

精准家访赋能,家校育人“添动力”。土墙房、红砖地,家里早已摆好的小木凳,老师们以“话家常”的方式,与家长、学生亲切交谈、沟通,对学生在学校的成长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在了解到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成长环境和家长的期望与要求后,向家长详细介绍了学生的在校表现、专业考研、就业情况及国家奖助政策。辅导员用自身经历鼓励学生自立自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明确目标,做好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争取早日成才回报社会、学校和家人。

“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啥?”“家里目前的主要困难是什么?”“父亲是在哪里务工?”“你们家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很不错”……每一句亲切问候,都饱含着学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赵同学的奶奶激动地握着老师的手说:“非常感谢领导、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帮助和教育引导,我年纪大了,有些事儿不知道该怎么办、怎么帮助孩子,听完老师的话,心里就有数了。”

建立帮扶机制,家校育人“有效力”。学院构建了“成才型”资助育人工作体系,通过家校沟通、实地走访、精准调研、结对帮扶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状况。近三年来,学院领导干部、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朋辈志愿者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对帮扶共计约1200人次,累计走访经济困难学生家庭60余个。学院持续开拓资助渠道,扩大学生资助范围,借助校友力量、依托校企合作平台设立专项奖助学金项目,金额达50万余元,用于学生学习生活资助、勤工助学岗位锻炼、就业创业帮扶、见习岗位历练等方面。

搭建联动平台,家校育人“聚合力”。学院积极探索家校协同育人的新形式、新方法,搭建家校联动平台。组织辅导员、班主任以家访为载体,通过普访、随访、定访相结合的方式,与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谈教育、话成长,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实际问题。对特殊学生,通过线上定时家访与家长“点对点”沟通,精准了解学生家庭结构、成长背景、从而立体地熟知学生的成长史,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实施一生一策,精准地给予学生帮扶。通过召开家长会,激发家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好家长群,及时分享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成长变化,让家长实时、动态地跟进和参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家长会、微信群真正成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桥梁。

这个暑假,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共计走访14个家庭,坚持开展假期走访工作,实现了家校联动、家校互信、家校共育和落实学校“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下一步,学院将继续主动畅通家校联动路径、深耕育人理念,与家长同心、同行、同力、同向,助力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赛道上跑出优异的成绩。根据安排,学院还将持续通过电话、线上家长会、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假期家访活动,将爱与责任继续传递下去。(撰稿:张丽、孙海英;审核:曲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