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学院简介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成立于2018年初,是学校为适应新形势要求、实现内涵发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做出的重要决策,由原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和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整合组建而成。

    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4660余人。现有教职工191人,其中硕士生导师74人;高级职称95人,占比49%;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8人,占专任教师68%。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类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学位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通信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机器人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9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先后获评“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2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工业感知与智能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建筑电气节能与智能化工程研究中心、校级科研平台信息与通信工程重点实验室、计算机与控制工程研究所、信息对抗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近三年,学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35项,资助金额57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8项,资助金额280余万元。横向合同金额达1400余万元,成果转化合同金额310余万元。发明专利授权27项,获厅局级以上奖项4项。发表学术论文380余篇,其中SCI收录160余篇,EI收录80余篇。

    学院近年来先后承办了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研讨会、“蓝桥杯”全国软件与信息专业人才大赛、山东省机器人大赛、青岛市智能车竞赛等高水平赛事(会议);制定了《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组建了20支教师指导团队,形成了教师学生广泛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的良好氛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际ACM-ICPC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与信息专业人才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500余项,省级奖励1700余项;校级科技创新双立项项目和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数量在学校名列前茅;学院的三个科技社团“开发者俱乐部”、“电子科技协会”和“网络协会”均获评“山东省优秀大学生科技社团”。


    学院积极开展与国外高校及组织的合作交流,同韩国光云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日本诹访东京理科大学等院校进行了沟通交流;与青岛市气象局、IBM(中国)研发中心、青软集团、东软集团等部门和企业深入推进交流合作,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成果显著,成功获批“青岛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认定机构”。


    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学院全体师生将继续秉承“百折不挠、刚毅厚重、勇承重载”的理工大学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目标而努力奋斗!

    院徽简介

    根据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文化传统、精神品格深刻凝练而形成的院徽,是学院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具有极高的艺术设计感与生动的象征寓意。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议、反复修改、院内公示等程序,学院最终确定了院徽设计方案,即日起正式启用,现将相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设计说明

    院徽外形以圆形为基础,整体采用深蓝色的配色方案,与校徽相承相和,学校名称和英文简写QUT代表了学院作为学校教学院部的身份,院徽整体图案结构紧促、简约大方,彰显学院沉稳厚重精神品格和和自由活跃的学术追求。

    中心图案的设计原型为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玉猪龙”,是红山文化时期至高无上的宗教礼器和神权象征,寓意后代繁衍不息,生活富足。2018年初新组建的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必将如“龙之初”一般,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中心图案由学院名称的英文简写字母“i”、“c”、“e”组合变化而成,中心纹样似浪似云,结合青岛海洋城市元素,象征着信控学子必将踏浪而来,直上九霄。中心图案整体造型“E”,也是英文Education的首字母,代表学院立德树人、教育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信控师生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引领和助推信息产业腾飞,勇做信息科技领跑者的坚强意志。

    二、使用说明

    1.院徽是学院重要文化标识,全体师生应尊重和爱护院徽,遵守使用规范,不得随意更改院徽的字体、颜色和组合方式。

    2.院徽的使用应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之庄重、醒目、协调。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将院徽用作商标和广告。

    3.院徽具有唯一性。自启用之日起,学院各科室自行设计使用的各类logo等标志应停止使用。

    4.院徽由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王晖老师设计,版权归学院所有,由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和管理。

    院训介绍——信以致远,息纳百川

    (1)信:取“信息与控制工程”首字同音同字;从人从言,本义谓“诚”(《说文》),言合于意(《墨子经》);《国语·晋语》中有“定身以行事谓之信”,意指在行事时坚持自身人格;《论语·为政篇》中更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为人不讲诚信则不能行事;喻意持守诚信、去伪存真,也意指校训之“严谨、求实”。与“新”谐音,喻意突破、发展,也意指校训之“创新”。

    (2)致:从至从夊,有给予、达到之义,也表示极、尽;喻意勤勉、积累、厚积薄发,也意指校训之“勤奋”。

    (3)远:从辵袁声,既有空间维度的辽阔深远之意,又有时间维度的长久远大之意;喻意志存高远,放眼世界。

    (4)致远: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后人将“致远”含义进一步引申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也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境,是“实现远大的理想,成就事业抱负”的意思;喻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院师生为实现远大理想而砥砺前行、不断奋进,追随真知、创建未来的决心。

    (5)信以致远:以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师生为代表的信息人,先立身,再树业,以“信”为立身根本,在复杂多变、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牢记“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遵从陶行知先生教诲,为师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为生则“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秉持诚信之心,纵横四海,实现远大理想。

    (6)息:取“信息与控制工程”次字同音同字,与“溪”字同音;从心从自(鼻),由心而发、生机勃勃;喻意我院师生锐意进取的决心和愿意终生学习、追求知识与智慧的品格,以及“百折不挠、刚毅厚重、勇承重载”的理工精神;也代指信息,信息是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的普遍联系方式,有传递、传输、流动、控制之意,意指我院现有的信息领域三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通信工程)各专业以及将要建设发展的信息类其他学科。

    (7)纳:从糸从内,本义指“丝被水浸湿”(《说文》);诸葛亮《出师表》中有“察纳雅言”之说,意指收藏、采纳,也有择优选取之意;喻意明辨是非、包容接纳、掌控、布局。

    (8)川:本义为河流、水道,或指高原上平坦而地势低的地带,也有贯穿、流动之意,静则喻意科技知识创新,动则喻意各学科、领域、行业中贯穿发展始终的中心基本问题,也喻意传递知识、传承文化、传扬精神。

    (9)百川:本义为江河湖泽的总称,指众多河流;静则喻意多元化的世界、多样化的科技创新、多领域的知识应用,动则喻意我院教职工及一届届桃李有如星星之火在中华大地、乃至世界的多学科、多领域和多行业中,建功新时代。

    (10)纳百川:取自“海纳百川”,出自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意为,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的河流;喻意我院师生认识世界、包容世界、认识世界的胸怀和追求,也喻意在不断奋进的过程中始终把控正确方向、统揽全局的胆识与谋略。

    (11)息纳百川:以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师生为代表的信息人,怀揣赤子之心,静则韬光养晦,动则勇往直前,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服务行业、工作岗位追求真知、创造未来,弘扬“百折不挠、刚毅厚重、勇承重载”的理工精神,尽显时代精英本色。